諮商室看見愛:親近孩子的技巧

少偉爸爸在諮商室裡氣急敗壞的說:「少偉就是被他媽媽寵壞了,完全不知道尊重父母。我為了這個家,每天早出晚歸賺錢供他念書補習,週末見面吃個飯,不但眼睛盯在手機上面,才講個五分鐘的話,他就臭臉丟下筷子走人,把我當作ATM提款機,國中生這樣應該嗎?我為什麼要賺錢養他來氣死我自己呢?」

我說:「你可以告訴我,吃飯那五分鐘你都和他說些什麼呢?」

少偉爸爸:「我會問他:這星期在學校怎麼樣?你做了什麼事?你和朋友去了哪裡?考試怎麼樣?有進步嗎?現在班排多少?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有多久?你媽有沒有盯著你不可以玩手機太久?你都幾點睡覺?他都不回答我,臭著一張臉轉身就走,我平日見不到他,想關心他,問這些不對嗎?」

少偉雙手交叉在胸前,轉過頭眼睛撇向旁邊,擺明了不想說話。

我問少偉:「你願意來諮商,應該也是想要改善你和爸爸的關係。和爸爸吃飯五分鐘就想離開,一定有原因,你願意告訴我嗎?」

少偉說:「我現在念國中很累很煩很挫折,我也想要回家可以放輕鬆和爸媽聊天。可是爸爸一看見我,就說我手機成癮,我已經在學校唸書八節課加上補習,回到家才有機會放輕鬆一下看IG和朋友聊天,這樣叫做成癮嗎?吃飯時一直問我學校成績、發生什麼事、和誰出去。他平常不關心我不注意我的心情,吃飯的時候就像法官問話一樣,要我向他報告我最近的行程,我一點都不想回答他。這不是關心,只要我的回答中有他不滿意的點,他就會說教、要我照他的想法改、還會追蹤我改得如何,這真的很累。我學校的功課很重,和朋友相處也有些挫折,我不想要回家還要再面對我爸的盤問,還要想辦法讓他滿意,這對我來說真的太多了。」

我說:「其實你也想和爸媽親近的,你的生活壓力很大,面對爸爸用盤問的方法關心你,你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才選擇轉身離開,你其實也很難過你們父子的關係變成現在這樣的。」

少偉爸爸:「我不知道我的詢問給你的感受是這樣,這也不是我想要的父子關係,我也不喜歡我們的關係變成這樣。我很想念你小時候我們無話不談的時光,我現在可以怎麼做,改善我們溝通的品質呢?。」

改善親子溝通困境的三個技巧:

一、注意你的肢體與非語言訊息

經營一段關係,需要彼此能感受到對方的「善意」。對話內容的善意很重要,身體非語言的訊息中所透露出的善意也很重要。請先檢查彼此對話時的身體距離,最適當是一隻手長度的距離,對話時站的太遠讓人感受到防衛、疏離、不真誠,靠得太近又有侵略界限的壓力感。

再來注意自己的動作,插著腰有強勢的感覺,雙手交叉胸前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動作,也是防衛的姿態,檢查一下自己的動作是否放鬆與自然,調整自己身體非語言狀態,才能營造溫馨的對話氣氛。
檢視自己的表情與眼神,你的臉部表情是皺眉嚴肅的?還是柔和放鬆的?你的眼神是溫暖的?嫌棄的?還是帶著殺氣的?必要的時候揉一揉自己的臉,調整一下自己的眼神。說話的時候需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但是不要盯著不放,兩個人注視同一個方向時,溝通的效果也很好。例如散步時聊天,可以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也可以一起看向前方說話。例如:吃東西喝茶時聊天,可以看著對方眼睛說話,也可以一致地看向食物或餐具,讓彼此親近又不會有壓迫感。若是孩子年紀小,甚至需要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英國的凱特王妃,就非常擅長親切的蹲下來與幼兒對話。

二、用「我看見」「我聽見」代替盤問

英語對話練習的標準句子,當有人問你:「How are you today?」你就需要回答:「I am good. Thank you」,大部分的人不會對普通朋友點頭之交說:「Not so good.」。普通朋友點頭之交談一談天氣好不好,討論最近發生的社會大事就好了,不要說太多自己的隱私,談論隱私還是需要評估一下面前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會不會幫我們保密,會不會傷害我們。若對方是我們評估後認定可以信任的麻吉閨蜜好友或親密家人,就能放心的說:「It is a bad day」也期待可以好好的吐一吐苦水。

試想如果你今天過的很糟,很明顯地表情凝重皺著眉頭,你的麻吉閨蜜親近家人用輕鬆的語氣問你:「你今天過得如何?」你可能會生氣到想給他一個白眼,一點也不想回答他。我的表情這麼明顯的不開心,你真的很白目,看不到嗎?

面對你想關心詢問的對象,你可以練習用下面的句子問他:「我看見你皺著眉頭表情凝重,發生什麼事,你要不要告訴我?」;「你看起來好像心事重重,似乎有煩惱,要不要說說看?」;「你看起來好像很開心,似乎有什麼好事發生,我可以知道嗎?」;「我看見你眼眶紅紅的,有點想哭的樣子,想哭一定有原因,願意告訴我嗎?」把你看見他的表情敘述出來,邀請他說給你聽,他會更感受到你的關心,也比較容易說出口。

當他緩緩說出他的心情與故事,請你練習用重述技巧,把他說過的話摘要重講一遍,讓他知道你聽懂你知道了,這就是最好的陪伴。可以說「我聽見你說……」、「你是說……」或是就把他的故事與感受中的關鍵字複述一次,讓他感受到你專注的傾聽與用心理解,用「難怪你會難過」、「我懂你的心情」當結論,他會感受到你的愛。

切忌提供建議、評論對錯、指導方法、表達你的看法和分析,這樣主角就變成你而不是他,你搶走他傾述心情主角的舞台與鎂光燈,變成他聽你說,而不是你聽他說了。

三、持續經營親子關係不間斷

曾有挫折的父母告訴我:「我曾經好好聽他說過,那時候他好多了。可是過兩天他還是繼續抱怨,沒有用呀!」

愛是動詞,是某種為對方付出的動作,因此曾經的付出是loved,現在進行中的付出是loving。當付出不再持續進行,愛也就成為往事和回憶,珍惜當下每個此時此刻彼此付出的機會,才能持續經營一份充滿愛的關係。

對孩子的愛(其實對伴侶的愛也是),像給盆栽澆水,前兩天澆了水,今天還是得澆水,持續澆水給愛,盆栽才會長得好。因此,兩天前傾聽了孩子的抱怨,親子關係曾經有過愛的滋潤,但是愛的付出不能停,今天還是需要繼續傾聽陪伴,此時此刻的情緒和之前的情緒一定有所變化與不同,還是需要持續不間斷的經營與關心。

所以當孩子第三百次有情緒需要你的傾聽與陪伴,我們還是得放下手上的工作,調整一下表情眼神與身體動作,深吸一口氣,再一次用溫和接納的眼神告訴他:「你看起來似乎有煩惱,發生什麼事,要不要說說看?」

註:個案經改寫、匿名化處理。


本文由本所呂瑛琪心理師撰寫。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或IG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如何協助孩子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壓力系列(一)——遊戲的魔力

因應疫情升級,從5/18開始學生們在家停課不停學,無論是同步或是不同步上課,線上互動取代實體連結,我的孩子(目前四年級)也開始了他的線上人生,也因此我有機會觀察並陪伴他在線上課程與人際連結中適應轉換的變化。我發現他起初在面對線上課程的時候,因為新奇而感到有趣,但因為失去與老師、同學實體連結互動的空間,慢慢的,他的注意力更多的來到與同學的互動,在線上課程中最吸引他的時刻從上課來到是兩節課中間跟同學們聊天,最後來到下課後留在聊天室中,嘰嘰喳喳地說不停,總是要我屢屢下最後通牒才依依不捨離開聊天室;而有趣的是我發現孩子和同學們間的聊天並不是像大人一樣聊心事話家常,而所謂的聊天其實就是玩,他們開始玩線上分身遊戲、回音遊戲、一起在聊天室畫白板、玩猜謎遊戲、或是一起聽音樂,甚至相約一起寫功課,而在與我的互動中,增加非常多遊戲的元素,例如扮演遊戲、打鬥遊戲,建立秘密基地遊戲,一下子化身為瑯琊榜中的梅長蘇,一下子幻化為炭治郎,生活的節奏開始由很多不同的遊戲玩耍串連;除此之外,我發現另一個變化便是他的情緒狀態,在缺乏空間與同儕實體連結的狀態下,孩子出現情緒走鐘的時刻比疫情前更頻繁,也更常為了細小的事而走鐘,在安頓情緒的過程中需要更多我的支持來協助他調節(regulate)。這樣的陪伴歷程讓我發現也學習到孩子如何自然的啟動遊戲模式因應疫情轉變帶來的改變與壓力。玩,原本便是孩子最原始認識自己、這個世界與學習的方式,遊戲是孩子的語言,透過這個與生俱來的語言與大人、同儕互動,發展人際關係、表達自己、調節情緒,並進一步的在知識層面上學習。而在這場疫情中,我看到孩子用他最原始最熟悉的方式在面對轉變所帶來的壓力。

碰巧的是近日聽了一場很精采的線上座談,訪問美國著名的創傷研究學者Dr. Stephen Porges,訪問主題雖然是與上癮有關,但在談及迷走神經系統理論時(註),Dr. Stephen Porges特別提到在迷走神經系統發展的過程中,玩耍(play)所扮演的角色,孩子如何透過玩來鍛鍊神經系統,而這部分的鍛鍊對於日後人際發展、互動技巧能力以及情緒調節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簡單的舉例來說,在遊戲中,孩子從非語言(神經系統)所傳達的訊息,例如透過眼神交會、臉部表情、聲音的表達傳遞想要一起玩的訊息,而另一方的神經系統接收並回應,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在遊戲互動中學習了解神經系統的訊息並適當回應,也同步發展人際規則來維持好的互動,並在過程中練習調節內在的感受。像是輸的時候如何在同伴的支持下安頓而使得友誼、遊戲關係可以持續下去。Dr. Stephen Porges強調玩的重要性實在是不可而諭,而我也在防疫這段期間在與我的孩子互動中,以及許多諮詢的家長反應驗證這部分。

而談到疫情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們跟我們一樣,在這疫情之下也會感受到大環境的集體焦慮,與生活節奏改變帶來的不安,但是與大人不同的是,孩子們通常透過行為、與情緒在表達,面對這些說不出來的感受,我想這場座談給了我們一帖秘方,那就是玩,單純的玩、隨興的遊戲,創造跟孩子們間的彩虹玩樂時光,我在工作中總是建議家長與孩子們每天有一小段彩虹時光,在這時光中沒有太多規則,只有基本原則以及陪伴與玩樂,陪伴孩子蓋秘密基地、裝扮遊戲、躲迷藏、甚至桌遊、樸克牌都可以,而這些都會協助孩子跟自己內在以及與他人連結,特別是現在孩子們失去與同伴的實體連結,更需要用創意與玩樂的方式找到不同的連結方法。如同Dr. Stephen Porges對於迷走神經系統貢獻中所提出的論點,連結與安全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與依歸,當我們無法感受到連結與安全時,便會啟動防禦反應,最常見的便是打、跑以及假死,而在這邊的安全不只是身體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安全感,內在感受需要被聽到、看見與同理。而在疫情時期,孩子容易感到不安全感以及失去連結,當缺乏這些元素時,孩子可能會開始出現頂嘴、挑釁、言語或是肢體攻擊、情緒煩躁頻率增加、想要躲避或是退縮等等狀態,無論你的孩子在此時是否開始出現一些不同的行為或是情緒,我想別忘了「玩」這副良帖,此時孩子最需要與最暖心的疫苗就是遊戲,且保證沒有副作用。


本文由本所柳秋雅社工實務工作者(MSW)/親職教育老師所撰寫。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或IG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註:迷走神經理論在西元1994年由Dr.Stephen Porges提出,迷走神經是第十對腦神經,因為在人體的傳導路徑很長,像是漫走、遊走全身而取名,在理論中指出神經有兩支不同分支,共有三條神經迴路,迷走神經腹側分支與社會參與以及連結放鬆的正面狀態有關,交感神經鍊會與感知到危險戰或逃的反應有關,迷走神經背側分支的運作與面對極度危險狀態下,身體進入減緩甚至停止運作以及抑鬱行為有關。迷走神經讓我們了解到不只是管理內臟器官功能,也跟我們的情緒狀態有關,而情緒又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節錄自《迷走神經的自我檢測與治癒》一書。作者:史丹利‧羅森堡(Stanley Rosenberg),譯者:李宇美)。

居家防疫的親職指南,讓病毒斷鍊,愛不斷鍊

原本以為有機會在5/28後就回歸正常生活,但看來病毒的活躍度超乎想像和預期,回歸日常的時序要延到6/14了,今天得知這消息,全台大部分的父母都傳出程度不一的崩潰災情……

COVID-19疫情,讓我們暫停所有戶外人與人間的連結,自主宅在家希望可以阻斷病毒傳播鏈。所有的孩子也就因此從學校回歸家庭,父母也被迫從工作回到家中,進行家庭間的人與人連結,希望用愛串起親情傳播鏈。

一起宅在家的第一週還能苦中作樂笑看這一切新鮮事,孩子的線上課程,老師直播時刻,母親忙著化身小當家,翻著冰箱思考怎麼餵飽一家人。

一開始預期這高強親子連結的狀態,約莫兩週就會解除,大致還能放寬心看待孩子帶來各種崩潰的大小事情,但當這狀態要漸漸變成兩週、三週、四週,或不幸更久將會成為一段時間的日常時,在苦中也很難作樂了。

心理學中預期效應就是這麼一回事,若你期待和結果是相符的,那麼會覺得很平衡,若期待和結果落差大,則會產生認知失調,出現焦慮、失望、生氣的感受,就像是此刻的狀態。原本預期兩週孩子就會回歸學校,回歸日常,但現在卻是要更久的時間,因此如果你此刻感到失望和震驚,也請不要難過,這是正常的,你並不是唯一有這樣感受的人,你並不孤單。

只是我們知道最好處理情緒的方法即是及早轉換心態,以及盡快調整我們的育兒模式和親子相處之道。一起宅自家的路還很長,家長的氣數不要太快用盡啊,逐步將短跑模式切換至馬拉松吧!

有跑過馬拉松經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跑半馬和全馬,都深刻了解耐力、速度調節和補給資源分配的重要性。不能一開始就用盡全力跑,這樣就後繼無力,身體負荷不了時也要適時的調節放慢速度,若身體熱量水分不足時也須隨時補充,不然還沒迎向終點,就掛在半路上了。

在這段親子緊密相處的路上或許你也需要像跑馬拉松賽者一樣安排自己這場賽事。

  1. 適度給自己安排喘息時間

當你照顧孩子累的時候,或是被孩子氣得半死的時候,請不要客氣讓自己有喝一杯咖啡或奶茶的喘息時間,這實在是太重要了。搭過飛機的人都知道,飛機上的逃生安全都會強調,當大事要發生的時候,都會優先請家長將自己的呼吸罩戴上,再來戴上孩子的;這告訴我們只有家長活得長久,孩子才有依靠。因此當你覺得你需要喘息照顧自己身心靈時,請不要客氣自行走到陽台或任何家裡可獨處的空間,或是將孩子先交給其他人看顧,唯有照顧者健康,孩子才能長治久安,這不是真理而是事實啊。

  1. 若你覺得崩潰,你的處境並不孤單,停止苛責自己

以前你跟半獸人幼兒以及動不動就發脾氣的青少年在一起,被弄得心煩意亂時還能出門繞繞轉換心情。但現在不同,就算你想逃,外面的世界也不比家裡安全。當你長時間得跟小猛獸和爆炸鍋在一起時,你容易感到崩潰、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無處可逃的處境的確很讓人焦慮,並不是你是不好的照顧者,這時可以做的事就是停止苛責自己,因為全台灣的父母都會經歷跟你一樣的事,你並不孤單,若你行有餘力,請先優先照顧自己情緒,或者直接來杯……咖啡也很適合!

  1. 孩子想要胡鬧時,就讓他們去吧,他們也需要一些空白時間

當你覺得你無法再和孩子相處時,只要顧及他們安全的情況下,要怎麼胡鬧就隨他們去吧,讓你放鬆一些,也讓孩子放鬆一些。之前遇到許多孩子頻頻跟我哀怨他們生活被學校、才藝課程塞得太滿,抱怨他們都沒法發呆瞎晃,這時就是最好的發呆瞎晃時刻,不在此刻耍廢發呆更待何時。日本榮格兒童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就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空白時間,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這有助於他們成長。

  1. 適時滿足自己,不要感到罪惡或愧疚

照顧你的孩子同時,不要忘記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除了孩子之外我們也是人,擁有七情六慾和各種慾望,在忙了孩子大半天後,若你心中有任何渴求請試著傾聽和滿足,即使是差遣另外一半按摩、來場久違耍廢模式的或是打開網路網購,在能力所及滿足私心是不為過的,因為這些都是前往明天高強度親子連結的動力啊!


本文節錄自本所陳筱琳心理師的專頁《臨床心理師的阿雜筆記》。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或IG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我們家感情這麼好,怎麼可能會有問題?

其實會來看醫生的家庭,不是只有那些關係惡劣或疏遠的家庭,有很多孩子的情緒困擾反而因為家庭關係太過緊密。當點出這個狀況之後,有些家長的反應都是這樣,「真的嗎?感情太好也不行?」其實不是不行,重點在於是否每個人可以維持一個良好的人際界線。

如果家庭嚴格、高壓,至少孩子會知道自己的焦慮是哪裡來的,但家庭如果關係緊密,孩子就無從解釋自己的焦慮,甚至會因為家長的擔心與著急,更加焦慮、自責。

關係緊密的家庭,如果不能讓每個家庭成員都維持一個健康的界線,那真的很容易會讓彼此變得焦慮。比如說,家長對孩子遇到的每個狀況都過於擔心,然後就開始過度涉入,孩子就缺乏了表現自我與獨立的機會,且也會被家長過度關心的氣氛所感染,也怪罪自己為什麼要讓父母這麼操心。

而當提出這一點之後,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們知道家裡有一些狀況,可是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知道常常有一種動彈不得、喘不過氣的窒息感。但父母通常就比較難接受,原來太過涉入、擔心也可能造成孩子的情緒困擾。通常這種時候都會更加棘手,因為原本關係疏離的家庭,多少同意彼此關係需要更靠近一些,但要讓原本關係太過緊密的家庭彼此給予界線,直覺上就有點違反人性,會擔心彼此關係就會被撕開、變糟。

不過如果有了良好的界線,關係甚至會比原本更親近,更健康。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請看見孩子的壓抑

一直以來,不管是學校的輔導資源還是社會資源都相當短缺,所以資源一直是必須先放在刀口上。但是從一些社會案件來看,一個會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他在求學期間不一定就是最壞、最讓老師困擾的那一位學生,甚至經過媒體採訪,過去的老師們還可能對他的印象是「乖乖的」、「沒什麼異樣」。

無可厚非,資源通常很快的就會被放在那些「比較會干擾課堂」、「情緒反應比較激烈」的學生身上,因為他們會直接干擾教學的進行、影響其他學生的權益。所以其實這些學生算是比較「幸福」的,因為他們比較不容易被忽略,但那些比較內向,但是有情緒困擾的孩子們,就相當不幸了。被忽略,或許正是其中一個,這些孩子未來的發展不見得比那些情緒較激烈的孩子來得好的原因。

那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標準,在這群比較不引人注意的孩子們中,找出其實相當需要幫助的孩子呢?就我自己觀察的經驗,我認為「壓抑」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身為人的我們都有跟情緒共處的經驗,有的時候情緒可以隨著時間過去,或是我們的注意力可以被轉移,但有的時候卻行不通,又或是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把情緒壓下去,但往往,這些情緒會在我們不經意的情況下被某些情境誘發出來,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這些情緒並沒有消失不見,它只是暫時不在我們的意識裡,如果沒有好好的去面對、處理,情緒終究是不會過去。

但是,孩子們沒有像成人那麼成熟的自我覺察能力,而當發現身邊的大人們不能接納自己的情緒時,孩子可以從很小就懂得壓抑,而很多時候,孩子的崩潰跟混亂,都是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出來而已。一個相當壓抑的孩子,他的情緒可能從各種管道出來,他可能是不著痕跡的傷害自己,可能是出現許多找不出原因的身體病痛、失眠等等,而如果大人沒有太注意,可能就完全不會發現。所以不說話、不表達的孩子,很可能會比情緒常常爆炸的孩子更棘手,因為不表達,旁人就無從理解,那就要花更長的時間去陪伴、建立關係。

所以,當遇到個性比較壓抑的孩子時,我們最好特別留意他有沒有一些說不出來的話,也要仔細的花時間與他建立關係。安靜、不搗亂的孩子真的不見得就不會有問題,過度壓抑,可能是另一個具有強大力量的巨刃,需要我們及早發現、及早介入。不然到了哪一天累積的情緒全部反撲回來,那個力量恐怕會難以想像。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精神科醫師與孩子的數學災難

127546238_1525041647694000_4158203450524184276_o_1525041644360667

我夜診結束回到家都已經十點了,然後看到小孩的數學作業837加上518會算成995。我好奇心加上困惑加上在搞什麼的情緒大概各佔1/3,但孩子的情緒已經不得了,大哭又鬧脾氣。因為應該要睡了,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和他磨,但我也不想用長輩的威勢來壓制孩子,狀況變棘手。這時我找到他的計算過程,寫得一堆數字歪七扭八擠一起。原來如此,難怪他會看錯位數,甚至還看錯數字。

我忍不住發了一些牢騷,不過時間壓力還是讓我很快就必須面對現實:我得把他的情緒穩下來。我試了直接的方法,用最大的衷心表達希望我們明天再來研究這個算錯的毛病,但孩子並不買單。我心裡盤算或許他還在情緒當下看不見我,所以我講話越來越大聲——同時很注意不要變成是我在發洩,一邊祈禱我不會把情況弄得更糟——直到我確定他聽得見我,開始給他一些簡短的指示,結果這次有效,成功把他帶到遠離桌子的地方。

雖然孩子還是哭得稀哩嘩啦的,但我感覺他並沒有完全失控,兩人蹲在廁所當中的處境已經是大有改善。這時我發現我不理解他在哭什麼,但他實在哭得太厲害了,連話都講不清楚。填空題不行我們就試選擇題,再不行就試是非題,但發現他的回答我還是聽不懂,連點頭都不明顯,最後一直降階到「如果爸爸我講對了,你就舉右手」,他的右手舉起了一點點一點點,大概略小於兩公分的程度。

呼,畢竟還是可以溝通的。雖然用是非題的效率很差,但我終於拼湊出了事件輪廓:原來是用橫式計算太常出錯,太過挫折,孩子今天破例很振奮地拿了一張白紙來寫直式,但又心不甘情不願地不想多寫那些字,所以很委曲的邊寫邊扭,才會字全部糊成一團,也才會看錯那一堆數字,然後是答案錯得更多,變成挫折上更挫折,委曲中更委曲,串連新仇舊恨,才引爆那麼多的情緒。

在大人的世界看來,這真的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跳,但他終究還只是孩子啊!我回想和診所許多同事學來的心得:不管在我們眼中再怎麼雞毛蒜皮餅乾屑大小的事,但只要是孩子在意的事,就是大事!而且他現在真的遇到了困難,他確實不知道該怎麼辦,罵死他也不會有什麼用處,所以做大人的除了要穩住自己的情緒,還要幫他設想解決的方法。

這些事很難,超級難。我不是專門做教養的,但好歹在這個行業工作了這麼久。例如我會注意到孩子困在情緒當中,我要用一些技巧讓自己變得「更顯眼」才能和他接上,這是我千百次處理精神科急診的經驗。我知道要把孩子從事發地點帶開,我有方法和表達困難的對象溝通,那是因為我在醫院總是面對類似的情況。最後我只剩下是非題這個選項,每次只能得到一個位元的資訊量,同時又承受時間壓力,我必需要能問出正確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很多年看門診累積下來的能力。

而且我很累了。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都有自己的工作,已經接連講了八個小時的話,回家還得處理這樣的突發狀況。雖然我有技巧,我心中有大方向,我還是覺得這一題好難,好難,好難喔!連我都會這樣想。我不禁想到如果換成是其他的,大多數的,不在我這個產業的家長們,要面對這樣的情況是有多麼的無助

我也想起我們診所的心理師有說過:要成為父母的門檻很低,但是要當父母的難度好高。當然我也可以把小孩抓起來打一頓屁股再趕他去睡覺,但時代顯然已經不期待家長這樣做,也知道這樣做會有許多的後遺症。也難怪在這個時代有這麼多的教養專家,我覺得教養真的比數學困難多了……至少也要比數學家教的數目要多吧?

做父母真的很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其實也沒什麼祕方或撇步,就只能穩紮穩打,一路上要不斷觀察改善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各種方法。

孩子已經躺在床上,漫長的一天好不容易要收尾了,我們終於在討論第二天要去補充一些文具來當成「作戰的武器」,然後我還打算自己做一個擦拭板給他,讓他可以很精確的擦掉算式中的某一個數字。其實我完全不知道我想出來的這些方法會不會有效,但重點不是這個,這整件事情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終於再次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父母挺過孩子的情緒依然沒有失去理智,而且父母會盡力幫忙

***

感謝我們診所很多同事,就是很多的教養專家在這幾年當中對我潛移默化的指導,有很多教養的觀點都是大家送給我家小孩的禮物。然後今天我再把經驗分享出來,把禮物再轉送給所有的人,希望我和孩子的經驗可以幫助到更多家長。


本文由本所陳建廷醫師撰寫。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或IG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我會不會對孩子太好了

有很多的家長都會有以下的疑問:「如果常常關心他,會不會把他寵壞了?」、「如果他一哭就抱,他會不會太依賴大人?」,或是很多長輩也會教導,嬰兒哭的時候不要立刻去抱他、要讓他哭一下,不然會太黏等等。

我相信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跟觀點,我只分享我的取向加上我自己的觀點,給大家參考。

就我的取向來說,我們是建議當嬰兒哭泣時,我們要及時的去回應,不管是抱或是跟他說說話,如果刻意不管他,彷彿就是在告訴孩子:「我們不鼓勵你表達情緒,等你自己控制好了再說」,那漸漸的,嬰兒就會感受到「在我有需要的時候不會有人來幫助我」的無助感,雖然孩子不會清楚記得發生了什麼事,但這樣的無助感會存留下來,當孩子再長大一點,這種無助感可能就會在他有需要或有情緒時也伴隨而來,他可能就會反射性的去壓抑自己的情緒與需要。

同樣的,對學齡前、學齡的孩子也是如此。「愛孩子是一種態度,寵溺孩子是一種方式」,這兩者是可以區分的——關注、在意孩子的需要與情緒是;而沒有清楚的規矩與界線、什麼都幫孩子做則是寵溺。所以我們一樣可以關注、在意孩子的需要,同時也維持清楚、一致、堅定但溫和的規矩與界線,這會是協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

而往往是當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之後,他們就更能夠獨立、願意嘗試,這也就是在依附理論中「安全依附」的孩子。

***

可以體會有的時候是迫於長輩的壓力,或是孩子常常必須要由長輩來照顧,但還是可以試著跟長輩溝通看看。若行不通,至少我們自己帶的時候就要維持我們的規矩。雖然有的時候真的不容易,但就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不做落井下石的家長

82524469_1273169699547864_4945327856893820928_o_1273169696214531

之前曾經分享過,有許多孩子很排斥跟家長一起吃飯,因為他們知道這頓飯會吃得很有壓力。我們確實很容易在跟孩子「聊天」、「關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變成「教導」、「責備」,結果就讓孩子越來越不想跟我們講話。真的很可惜。

同樣的,或許我們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向家長求助,結果卻聽到他們說「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誰叫你不聽我說的」等等,雖然我們確實很多想法還不是那麼成熟,但我們也已經很沮喪、難過、自責了,結果又聽到家長這樣講,或許我們就會越來越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們的事情,以後乾脆找別人求助。那現在也成為父母的我們,會不會無意間也給孩子這樣的感覺呢?

那要怎麼說比較好呢?其實還是那個法則:「再好吃的食物太燙也吞不下去」,往往我們都要先處裡一個人的情緒,再來處理事情。所以當下我們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同理孩子的感受,如果有什麼建議,當孩子好一些之後再來講。所以比較好的說法是例如:

「你還好嗎?」
「聽起來你很難過。」
「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我們要怎麼幫忙?」

當然這些只是舉例,但大致是這樣的精神,請各位發揮創意、配合當下的情境,先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吧!不要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跟我們聊天,或是越來越不願意向我們表現他們的脆弱。讓我們一起成為孩子貨真價實的「避風港」吧!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管教與懼怕

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需要一些糾正和管教,以確保我們可以走在安全、較有保障的方向。而這個糾正跟管教有著許許多多的方法,成效、持續時間都不盡相同。然而其中有一個因素雖然管用、效果快,但利卻遠小於弊,這個因素就叫做「懼怕」。

乍看之下你可能覺得,我們怎麼可能用懼怕來教育孩子,但事實上,它比你想像的還常出現。「不准」、「不可以」,這是我在路上常常聽到的管教詞,再慘一點就會搭配威脅性的字眼,但接下來卻不一定會聽見父母告訴孩子「替代方案」。所以孩子學到的只是畏懼父母的怒氣,而不瞭解其中的原因、以後該怎麼做。

此外,若在這種「只有怒氣的情況下」給予懲罰,也會容易讓孩子只感到羞愧或被貶低,孩子只認知到自己錯了,並在基於擔心失去父母的愛,他們也會容易感到渺小和微不足道,以討好、挽回父母。我不是說不能懲罰,而是如果懲罰只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怒氣,那就不好。

***

我們也可以思考看看:

1. 過去自己是在怎樣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這又帶給你什麼影響、造就我們什麼性格?

2. 你希望你的孩子也在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長大嗎?

3. 目前你提供的教育環境對你們的親子關係有什麼影響?

讓我們一起成為惡的篩網,把惡篩去、將好留下。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

成績優秀的孤獨

這是一個很實際、又常被忽略的問題。

最近跟孩子談到他心裡的不平跟掙扎,覺得班上表現較差的同學,只要稍有進步就會被看見、被稱讚,而本來就表現好的人彷彿就被當作理所當然,得不到好表現應有的稱讚與注意,此外還要提心吊膽的,因為只要一退步就會被老師、父母責難。

我回應,好像表現好的人也陷在一個困境中:一方面感到被遺忘,一方面又要努力維持、害怕做不好,似乎有種很孤獨,又如履薄冰的感覺。此外,這也連結到許多孩子在家的感受,孩子的兄弟姊妹如果較調皮搗蛋,只要一表現好就較會受到父母的注意與稱讚,而原本就表現好的就難以被看見、被當作理所當然,這也造成孩子心裡不公平的感受,甚至質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表現好,然後就常常處在一個矛盾、困惑又進退兩難的感受中。

是的,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大人確實會將多數心力放在有明顯困難、較需幫助的孩子身上,這並沒有錯,不過我們也知道,孩子多少都會有對手足、同學的競爭心,或更精確的說,「每個孩子都希望獲得大人的愛」。所以或許我們需要再多做一步的是,也記得稱讚、鼓勵表現較好、較不需擔心的孩子們,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更欣賞自己,也能維持他們的好行為,更是給予孩子一個被愛、不被遺忘的感受,減少他們內心世界的困惑與矛盾。

讓我們常常以此提醒自己,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或許看完這篇文章,就立刻來讚美一下這些努力維持自己的孩子們吧!也不需太責怪自己遺忘了他們,從現在開始調整也不遲囉!

本文節錄自《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臉書專頁,余心理師在本所服務。心禾診所定期精選心理保健專業文章,也歡迎您的分享。我們邀請您按讚追蹤心禾診所的臉書專頁,以持續獲知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