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族群中COVID-19相關的神經學及精神症狀表現

疫情已經兩年以上了,隨著對COVID-19的瞭解,我們現在知道許多患者會出現神經及精神症狀。而疫情發展至今,恐怕最讓家長擔心的是子女萬一染疫,我們該怎麼有效地照顧孩子?以及哪些情況是嚴重的需要儘快就醫?由於「神經及精神症狀」通常不在日常生活的範圍之中,大眾也較為陌生,本所吳思穎醫師為此做了整理,並經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刊出,可提供家長參考。以下節錄內文:

面對漫長起伏的疫情,家長和孩子們都共同承擔著生活的不確定性和慢性壓力,因此孩子可能有焦慮擔憂、難入睡、難專心、情緒浮躁的反應。若是合理說明安撫、放慢生活節奏、安排親子之間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孩子的狀況可被調節而較平穩,則不需太憂心。若是有持續焦慮憂鬱,影響學習和生活,可尋求輔導老師、心理衛生人員、兒童心智科醫師的協助。

若孩子有新出現以下狀況(或許同時伴隨發燒或其他身體不適):

  • 意識改變:昏昏沈沈、人時地搞不清楚、有時清醒有時嗜睡。
  • 性格改變:突然變得消極、有攻擊性、疑神疑鬼。
  • 難以解釋的極端情緒:憂鬱、缺乏活力、莫名激躁、害怕退縮。
  • 認知功能退化:原本會的寫字、計算能力突然退步很多。
  • 幻覺:看到客觀不存在的影像、或是聽到客觀不存在的聲音。
  • 多疑、妄想:覺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在注意自己、相信有人對自己不利、感覺被監視。
  • 混亂行為。

請務必儘速就醫。適當的評估和及早治療,大部分孩子的COVID-19相關神經及精神症狀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改善。

原文連結:https://bit.ly/3usXWpm